母亲节将至,许多出门在外的人都忆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。对很多人来说,妈妈的味道来自铁鸟调味料。
妈妈做豆豉鸡爱放铁鸟瓦缸头抽酱油,这是妈妈做这道菜的小诀窍,铁鸟瓦缸头抽酱油液体浓稠颜色鲜艳,酱香十足味道鲜美,是酱油中的极品,每次做这道菜都能让孩子吃上满满一大碗!
用铁鸟老友酱做的白切鸭更是一下子就唤起了许多人童年的记忆,“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都要囤好几瓶铁鸟老友酱,用来炒白切鸭,炒牛肉都特别香,酸酸辣辣的很开胃”。
(资料图)
此外,铁鸟黄皮酱也是很多南宁人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酱料,“我们这边的人只要出远门都要带上一瓶黄皮酱,用来当蘸料就是家乡的味道……”
用心酿好味,南宁人记忆中的老味道
据史料文献记载及老职工口口相传,咸丰年间广东南海人李亿万、梁迪臣合资在南宁沙街开设了南宁最早的酱园铺,取名“大盛祥酱园”(铁鸟前身)。
铁鸟之所以经历时代变迁传承至今,在于它立志扎根广西,坚持传承地区风味;也在于它始终坚持品质为本,不断提升酿造工艺的赤子初心;更在于它诚信经营,用心对待每一个客人。
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
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铁鸟调味品始终扎根广西,传承广西祖祖辈辈的老味道。因此也受到地区和国家层面的荣誉认可——
“铁鸟”商标连续14年荣获“广西著名商标”称号;连续15年荣获自治区“消费者信得过商品”荣誉;2011年3月国家商务部授予“中华老字号”荣誉称号,2012年底 “铁鸟”黄皮酱制作工艺被收录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
品质是根本,铁鸟要做“又老又倔”的调味品
创立之初铁鸟就知道,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。
为确保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,铁鸟调味品生产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,并且确保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一丝不苟地执行。比如酱油从选料到翻晒、发酵等制作过程,都有人严格把关,按传统工艺和配料精心制作,因此质量比较稳定,保证了传统的口味和品质。
随着现代酿造工艺高速发展,很多企业的产品三个月就能出品,这些“科技与狠活”来势汹汹,却已经被大部分消费者习以为常。
在这样的冲击之下,铁鸟调味品一直在坚持传统酿造工艺,费时长,耗资巨大,为的就是保留住老南宁人印象中的味道——很多人都知道,南宁一直有家“又老又倔”的调味品,指的就是铁鸟。
铁鸟,这独一份的香气和味道,伴随一代代人走过整个烟火人生,未来将继续坚定初心努力耕耘,让“铁鸟”中华老字号焕发新活力!